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先秦經典與文化
Selected Readings on PreQin Classics and Cultures 
開課學期
104-2 
授課對象
 
授課教師
閻鴻中 
課號
Hist2206 
課程識別碼
103 5234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01 
備註
A2:歷史思維
總人數上限:11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42Hist2206_1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這門課程是以中國早期經典為題材的文化史分析。先秦時代產生了中國文化最原初、最主要的多類經典,它們生成的時代背景是什麼?文化內涵又如何?要想認識和發展中華文化的多元內涵,不能不深入認識這些不磨的基石。
無論中外,經典教育經常是通識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。在現代教育裡,分科知識和問題導向都是常見的學習方式,而經典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學習方式。經典的內涵跨越多種學科,特別針對著核心價值或基礎原則,蘊含了豐富而具普遍性的問題思考。
經典產生於特定的文化,也成為文化最有力的代言人,傳達出它深刻的關懷、價值和獨有的思維方式。不過,一部經典還得具有超越時空、文化界線的意義感受,往往隨著文化的演變、文本的傳播翻譯,萌生或附著層層新義,構成了豐富的詮釋現象。觀察這些現象,不僅認識了經典,更能深刻的認識文化和價值的發展。這種經驗,將有助於我們面對現今世界各文化的傳承與變遷,處理不同人群的溝通與爭辯。 

課程目標
選讀經典:詩經、左傳、論語、墨子(含墨辯與名學)、莊子、老子、孟子、荀子、學記、韓非(附慎到)、孫子兵法。課內將精讀部分篇章,介紹各書的歷史背景和體裁特徵,分析思想內涵、詮釋觀點和文化史地位。

 
課程要求
1.每人、或二人合作完成一件經典詮釋作業。
2.每位同學需進行一次課堂發表。形式上有兩種選擇:
甲、個人登記參與一個單元,針對教師講解內容提出不同看法,或針對該單元內未及探討的主題提出研究報告,兩者都需提出待解決的問題。
乙、自行組成三至六人的讀書小組,研讀一種先秦經典(局部可),進行至少四次內部討論後,在第十六週擬定主題,進行心得發表。(可在班上公開徵求參與者)
本項發表由全班出席同學負責評分。
3.學期內有五次單元考試,需依規定時間參加單元考試。
4.每次上課有出席及(除當堂課報告人外)負責評分之義務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三 12:30~16:00 備註: 約其他時間請來信洽詢。 
指定閱讀
見課程講綱。 
參考書目
錢穆,《中國學術通義》,臺北:聯經,1995
錢穆,《中國思想史》,臺北:聯經,1995
錢穆,《師友雜憶》,臺北:聯經,1995
揚之水,《先秦詩文史》,北京:中華,2007
方苞(望溪)口述,王兆符傳述,《左傳義法》,廣文書局影印榕園叢書本,1977
劉正浩,〈左傳中一則「推理小說」的研究〉,《左海鉤沈》,三民,1997
錢穆,〈孔子與春秋〉,收於所著《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》(臺北:東大/聯經/蘭臺)
金安平,《孔子──喧囂時代的孤獨哲人》,臺北:時報出版,2008
王健文,《流浪的君子:孔子的最後二十年》,臺北:三民,2001
閻鴻中,〈師道初肇:孔子、墨子和莊子的教育故事〉,呂金燮等著《教養之道:若水》(台北:心理出版社,2008)
李明輝,《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》,北京:北京大學,2005
李明輝,《孟子重探》,臺北:聯經,2001
李零,《兵以詐立:我讀孫子》,,北京:中華,2006
蔣百里,〈孫子新釋:計〉
John Stuart Mill,《約翰•穆勒自傳》,吳良健、吳衡康譯,北京:商務,1987/臺北:網路與書/陳蒼多譯,臺北:新雨,2001
John Stuart Mill,《功利主義》,葉建新譯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
桑德爾,《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》
馬基維利,《君王論》,何欣譯,臺灣中華書局
克勞塞維茨,《戰爭論》
柏拉圖,《理想國》
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個人作業 
20% 
個人或兩人合作完成一件經典詮釋作品。形式不拘。 
2. 
課堂報告(個人或讀書小組)  
20% 
個人發表由出席同學評分。讀書小組含團體表現及組內互評,前者由全班同學評定(H),組內互評貢獻值(D),以(H)x(D)計分。讀書小組繳交書面成果者,教師酌予加分。未出席評分者,將予扣分。  
3. 
單元考試 
60% 
共五次單元考試(含期末)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2  課程介紹 導論 
第2週
2/29  (和平紀念日遇例假日補假) 
第3週
3/7  抒情和諷諭之詩:國風、小雅(含毛詩序) 詩經之一 
第4週
3/14  禮儀和宗教之詩:大雅與頌 詩經之二 
第5週
3/21  春秋和左傳:經史之辨 
第6週
3/28  孔子的教學、道德理論與政治思想:論語
(第一次考試) 
第7週
4/4  民族掃墓節(放假日) 
第8週
4/11  兼愛、平等與功利:墨子 
第9週
4/18  利他如何可能?──墨辯與名家 
第10週
4/25  懷疑與超越:莊子 (第二次考試) 
第11週
5/2  道法自然:老子 
第12週
5/9  善的根源:孟子之一 
第13週
5/16  仁政與王道:孟子之二 
第14週
5/23  心知的潛能:荀子(第三次考試) 
第15週
5/30  韓非與慎子:法、術、勢是否應該結合? 
第16週
6/6  讀書小組報告 
第17週
6/13  詭道與不戰而屈人之兵:孫子兵法 
第18週
6/20  期末考(第四次考試)